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党员陈禹教授事迹介绍

更新时间:2015-01-12 17:34:14 浏览量: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党员陈禹教授事迹介绍

陈禹教授1961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本科学习。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任数学教员。1978年进入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经济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5月转正。从1981年到现在,他一直从事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教学和科研工作。

多年来,陈禹教授坚持根据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的需要,研究新问题,学习新技术和新理论,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从一名助教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禹教授曾任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经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主任,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院长,校网络中心主任等行政职务,为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现任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经济信息管理系学科责任教授,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同时兼任多家学校的名誉教授。多年来,陈禹教授在上述教学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出版了20多本学术专著、教材和其他著作,发表论文60多篇。

坚持在教学一线,不懈教书育人,是陈禹教授的一个突出优点。1981年毕业留校至今,他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工作,特别是一直坚持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即使在近些年有较多博士生、硕士生教学指导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在课堂上,他用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得到的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把学习和科研方法贯穿到课堂教学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他的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派出研究生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和合作研究,为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走出了一条新路。为了教好研究生课程,陈禹教授自己花钱定了四种国外的刊物,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冲击世界科学前沿。陈禹教授的授课时数和指导研究生数每年都大大超过学校规定。

在我国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社会变革更加触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党员,陈禹教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用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审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方面不断作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陈禹教授是我国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创始人之一,近二十多年来,陈禹教授一直在瞄准世界学科前沿,不断创新和实践,为中国MIS的发展引领方向。

陈禹教授的研究兴趣极其广泛,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社会到信息哲学,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地探索MIS的前沿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陈禹教授以信息科学为核心,视野所及都是他研究的内容。正是因为他有这样广袤的视野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他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书中指出,未来的信息系统呈现出崭新的视角,正沿以下方向发展:1)从系统建设转向信息资源建设;2)从系统建设转向IT Governance(IT治理);3)从应用技术转向以人为本,考虑最终用户;4)从单一系统转向分布式系统;5)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以上的这五个方向将会积极地引导着中国MIS的发展方向。

在研究和教学基础上,陈禹教授还十分注重研究成果与实际的结合。由他领衔的“北京红鹿信息技术公司”多年来一致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产品开发上不懈努力。目前初步有4个产品投入市场。他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曾先后参与了多项政策研究,担任了一些部门和地方的顾问工作。如国家信息办指标体系五人顾问组成员,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北京、广东、深圳、中山等地方政府的信息化政策顾问等。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禹教授积极主持和参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讨工作,主编或参与组织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MIS专业方向上处于领先地位。

持续的创新精神,是陈禹教授这些年学术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他不满足在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和学术地位。针对某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脱离,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端,他致力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与经济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在国家211工程的支持下,他们的研究成果卓著,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使人民大学始终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这一开始于1994年的创新事业,现已在全国开花结果,成为国内上百个院校从事类似工作的榜样。他联合校内外同仁,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告、论文、著作,先后组织召开过多次全国性会议和国际会议。在事业的不断发展中,陈禹教授也成为相关领域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陈禹教授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原则并勇于创新,在研究领域上不设禁区。不管其研究对象在现行的学科结构中有没有地位,能不能得到认可和发表,只要他认为是和信息化建设有关系的,就都去钻研和探索。他还特别注意关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前沿,研究和介绍现代科学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坚持以国家的实际需要为研究的出发点,为我所用。他努力引进和介绍有关的世界科学前沿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在国内学术界推广,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开辟了多条渠道。他利用各种方式开拓和发展与国际学术同行的联系,至今已经和美国、欧洲、澳洲等地区的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关系。其中的Santa Fe研究所,Arizona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挪威Trondheim大学是持续时间长、成果较为显著的几个例子:

1.建立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

经济科学实验室是信息技术和经济科学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经济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前沿。1993年,陈禹教授从杂志上读到了介绍美国Arizona大学Vernon Smith教授主持的经济科学实验室的文章,马上组织学生翻译过来,向国内介绍,并且于1994年和方美琪教授自筹资金赴美访问了该实验室,对于其工作方式和研究工作进行了为期10天的详细考察。回国后他向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领导做了详细的报告,建议也建立类似的实验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94年11月,在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建立了。经过近10 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已有近百个类似的实验室,经教育部有关领导关心,他正在负责筹备组建全国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学术团体。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在中国成长起来了,许多兄弟院校的工作已经超过了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顺便提一句,Vernon Smith教授因为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得到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也许可以作为对于陈禹教授学术见解的一种肯定!(现在他们正在组织对于Vernon Smith教授的经典著作进行翻译,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第一个向国内介绍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美国的Santa Fe 研究所是世界复杂性研究的最著名的中心。陈禹教授在了解有关的资料之后,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作用,对这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7年,他自费前往该所访问。这是中国大陆学者第一次访问该所。回国后,这一研究方向得到了钱学森等前辈的极大关注,成思危教授还专门当面听取了访问汇报。1998年,成教授亲自率团访问了该所,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经济科学实验室的方美琪教授协助安排并参加了这次访问。2000年,陈禹教授等还作为以蒋正华教授为团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该所参加了首次中美复杂性研讨会。目前,陈禹教授所在的实验室已经成为Santa Fe 研究所和中国联系最密切的单位之一。2001年夏天,实验室的硕士生前往该所参加夏季讲习班(Summer School),这也是中国学生首次参加这项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实验室的师生翻译出版了CAS理论的两本重要著作:《隐秩序》和《涌现》。这是CAS理论的著作到今天为止仅有的中文译本。

3.主持中国信息经济学会

有技术专业学术背景的陈禹教授在研究中体会到,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有许多经济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他从而进入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得到了我国信息经济学创始人乌家培教授的支持和肯定。1998年,乌教授退休时,推荐陈禹教授继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理事长。虽然非学经济学出身,但是出于对于信息化建设事业的责任感,他接受了这一重任。几年来,他和学会的同志们坚持“急国家之急,想国家之想”和“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参与政策研究、发展学科建设方面努力工作,使得该学会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得到国家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重视。

4.开拓与挪威的学术联系

陈禹教授于1987年到199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挪威工作了将近一年,与挪威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十几年来,陈禹教授的研究集体通过这些渠道,与挪威方面互派人员,联合研究,共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对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些联系,他们对于国家的政策研究和制定也作出了贡献。例如,在国家计委关于IPV6的政策研究咨询会上,陈禹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心设在挪威Tromso的欧洲实验网的情况,并建议在与日本合作的同时,应当关注和开展与欧洲的合作。这一意见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专门听取他的汇报,并委托他关注和保持与欧洲方面的学术联系,及时向他们报告。目前他们正和挪威的多个单位进行着各种类型项目的合作研究,其中的一些是得到联合国支持的。

陈禹教授能够容纳各种学术观点的碰撞,能够团结各方面的学术力量,也才有理学(系统理论)、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学(计算机应用)在信息系的水乳交融,共奏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