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考试需要14个小时?RUC“程序猿”告诉你如何优雅地拿下CCSP金牌
金牌 梁钧凯
“不是奔着金牌,只要把自己会的题答对就好”
梁钧凯在高中因为与教练投缘而开始接触编程,从而发现了自己兴趣所在,于是他参与训练、竞赛,最终选择报考人大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作为我校唯一的大二选手,今年他与师兄师姐们一起参加了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简称CCSP),取得了全国第十的好成绩,喜摘金牌。
“一开始我不并知道这次比赛更偏向于系统方面,还以为是类似ACM的算法竞赛,也不知道要打14个小时,到了比赛现场后还挺惊讶的”,谈及此次参与CCSP的感受,梁钧凯笑言。
虽然荣获金牌,梁钧凯却坦言本次参赛心中还留有一些小遗憾。“明年有机会的话还想再去,不是奔着金牌,只要把自己会的题答对就好。这次比赛一直在机房坐着,有时候头脑不太清醒,第二题第五题一直不对,我写代码一般一次都能调过。还好后来出去吃了个饭,呼吸了新鲜空气,灵光一现就把代码改对了。”
面对大家对“程序猿”的刻板印象,梁钧凯说:“我们院的同学都蛮活泼的,没有刻板的感觉。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圈子,看起来很宅的人不一定很宅。人不可貌相,程序员与艺术圈的人一样,都从事的是脑力创造。写代码也是一种创造。”
这次比赛之于梁钧凯不仅仅意味着金牌与奖金,更让他看到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是未来所有人的必备技能,希望大家都能从计算机里找到乐趣,为人大信院打call!”
银牌 刘同禹
“比赛大概是积累了‘日常崩溃’的经历”
在参加CCSP之前,两次ACM大赛就为刘同禹提供了丰富的参赛经验。“比赛大概是积累了‘日常崩溃’的经历”,但是,从早上8:00到晚上22:00的比赛对于刘同禹来说还是第一次,“没有尝试过这么长时间面对着电脑,这算是新的崩溃经历了吧!”
“来比赛前对自己的预期就只是拿个奖,最后得到银牌很开心!”在刘同禹看来,比赛中每一道题目都很困难,“尤其是第三道题,那时候已经晚上七八点了,脑海仍一片空白,看着自己的排名有点着急。但最后联想到老师上课讲过的题目,灵光乍现,拿到了50分,非常庆幸!”
刘同禹认为,自己能取得银牌,都是靠着稳扎稳打的日常训练,以及比赛时的临场调整,“CCSP比赛是能够实时获知成绩和排名的,结束前一小时看了下自己的排名,对结果就心里有数了。”
11月19日ACM北京赛区将拉开序幕,“被打击了两次,现在已无所畏惧了,会继续参赛!”刘同禹表示,希望自己在未来获得更多好成绩!
铜牌 赵元培
“参加比赛,我只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
早在一年前,赵元培就参加了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了北京分赛区铜牌和亚洲赛区铜牌的好成绩。
谈及本次比赛的成绩,赵元培并不掩饰他的遗憾:“毕竟我是铜奖区的第一名。”实际上,赵元培的成绩本来被划在银奖区,可由于并列人数较多,银奖总数超出比例,他最终被组委会调整为铜奖。“不过,水平摆在这里,我也没有太功利”,他补充道,“起初参加比赛,我只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
赵元培认为,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主要得益于平时积累。从大一学习C语言等基础知识,到如今开始学习算法分析,写代码是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同学的日常,课业本身就是一种训练。“做作业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能给人更多锻炼。”
作为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学生会主席,赵元培为学生工作投入了大把心血。此外他还非常注重文理平衡发展,高中曾一度很喜欢写诗,而近期的兴趣则是学习德语和日语。
铜牌 宗巍阳
“程序员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和大多数参赛者不同,宗巍阳在比赛中没有使用C语言,而是选择了自己更为熟悉的Java语言。
说起Java语言,宗巍阳流露出了些许得意:“比赛第一题是要处理字符串,使用C语言的同学需要把字符拆分后一个个处理,而Java语言可以直接把两个函数组合起来,三四行代码就能写完,特别快捷,我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做完了,这大约是使用C语言用时的一半!”宗巍阳对Java的熟悉来源于过去的实践经验。此前,他曾和几个朋友开发了一款APP,并获得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由于CCSP竞赛比赛时间长达14个小时,在最初的五六个小时里,宗巍阳一直在绞尽脑汁写代码,又过了几个小时便开始感到头晕。“老师告诉我们,为了模拟程序员真实的工作状况,CCSP本想设计成24小时赛制”,宗巍阳说,“通过这次比赛,我也体会到程序员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他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广泛涉猎,例如管理学知识等,争取将程序设计与其他专业有机结合,以便将来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铜牌 李雅娴
“一个女生在男生堆里参加比赛,挺惊为天人的”
李雅娴是参赛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学之一,她笑言:“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生在男生堆里头参加比赛,挺惊为天人的!”
14个小时的机考过程相当不易,当谈及棘手的题目时,李雅娴无奈地摊手道:“有一道模拟语言编译解释器的题目相当麻烦,想当初编译器作为一个大作业我是分了三个阶段写了一个学期的,更别说还有flex和bison工具‘加持’。如今让我在几小时之内写编译器,可以说是工程量巨大,简直望而生畏。”
对于这次的成绩,李雅娴表示还是有点遗憾,“我自己比较喜欢用纸笔整理信息、理清题目思路,但主办方并未提供纸笔,因此进行得不很顺畅。另外,这次耗时极长的考试还告诉我,工作要劳逸结合,而且要由简入难,选择好做题顺序。如果当时首先把最后两道题目搞好,可能就不只拿铜奖了。”
不过,“写代码”绝非李雅娴的全部,她很喜欢天文,曾是人大星月空天文社的会长。如今已大三的她回顾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认为自己过得充实且有意义。“在人民大学这样一个以文科见长的学校学习理工科,实际上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在人文气息浓厚的大环境里学习生活,不知不觉也会染上些书卷气。想想自己,一边写代码,一边抱怨从图书馆借的川端康成又没时间看了。能因为一个程序调试通过兴奋好一阵子,也同样能因为一个知识点不得其门而入而苦恼许久。真是微妙的矛盾,神奇的平衡。”